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题:保有少年梦想、赋能教育未来——访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
进入12月,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愈发忙碌。
一方面,12月1日,走过8个年头的东润公益基金会获得民政部颁授的全国性5A级(AAAAA)基金会称号,这也是现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的最高级别,前来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另一方面,孔东梅及其团队已开始为明年将开展的公益项目奔忙。
“让少年保有梦想,让家庭充满希望,让社会享有公平,这是东润秉持的宗旨,‘赋能未来’则是我们的愿景。”她对记者说,8年间,基金会深耕教育领域,帮助更多有能力、有梦想的少年找到圆梦的舞台。
孔东梅等人发起成立东润公益基金会的初衷,是要更持久、系统、专业地给予困境儿童帮扶。乡村教育,始终被置于“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围绕乡村教育,将各方社会力量连接起来,同时借助创新力量,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助力构建更具普惠性的教育生态。”她解释说。
“东润启航奖学金”就以助力乡村教育、精准帮扶助学为切入点。截至目前,该项目覆盖全国324个县,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全覆盖。
今年夏天,基金会一行曾赴新疆开展助学兴教活动,入户走访获得奖学金的孩子。在此期间,13岁的约麦尔·托合提、9岁的安沙尔·艾海提、14岁的古丽妮尕尔·沙吾尔等人纷纷汇报了学习成果,更表达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这让孔东梅十分感慨。“多年前,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新疆,孩子们眼中的光芒鼓舞我成立了基金会。”她说,这些年来,不少受到资助的学生陆续给“孔妈妈”来信,讲述他们如何考上理想大学、改变家庭命运。
“教育可以点燃星火、通向远方,我们也将继续助力孩子成长,为乡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孔东梅说。
今年夏天,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中)在新疆开展公益活动时,与疏勒县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
“东润美育”“东润体育”“东润爱阅”“东润星尘”……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成为孔东梅团队努力实现教育公益体系化帮扶的生动注脚。
日前,孔东梅在出席一场活动时回应了为何要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帮扶。“为乡村带去艺术,不是想让孩子们成为艺术生,从而上个好大学。”她强调说,而是帮助乡村孩子坚持音乐梦想、感受艺术美好,使其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将这个音乐教育公益项目命名为“星尘”,寓意在于“我是一颗小小的尘埃,被看见的那一刻,就有了光,繁星闪耀的舞台并不遥远”。
据不完全统计,“星尘”艺术扶持体系成立5年间,打造出338个“东润星尘艺术团”。部分艺术团成员还受邀参加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此外,东润公益基金会通过捐赠足球装备、提供经费支持、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大力支持发展乡村青少年足球运动。这既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也将让更多孩子通过足球运动树立远大理想、通向广阔世界。
在今年举行的2023东润杯·江西红色老区青少年足球联赛上,来自吉安县敦厚镇高塘小学的小球员们配合默契、表现出色,勇夺小学组冠军。“我想进省队踢球!未来当一名足球教练!”“我想成为像C罗一样的球星!”……孩子们争相诉说梦想。孔东梅则说,希望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足球的一传一送间,被托举得更高、更远。
今年3月,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中)在湖南开展公益活动,图为她与湘西州古丈县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在一起。(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根植于教育的公益,同样需要扎根并不断耕耘。”孔东梅说。
2020年,为助力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金会展开“东润益师”项目,通过对长期坚守扎根在教学一线的优秀书记(校长)以及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促推在艰苦环境中仍坚守初心的老师收获职业荣誉感,获得更多社会尊重。
“我们愿意始终作为老师们的坚强后盾,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乡村。”孔东梅说。她同时认为,儿童保护和儿童教育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发生在各种事件和情景中,甚至是在救灾等重大事件中。近些年,每每发生严重的水灾、震灾等,东润公益基金会都会积极捐资捐物,支持当地受损中小学校的重建及修缮工作等。
长年带队奔走于公益事业一线,孔东梅对家人充满愧疚。她至今仍记得,2019年10月,女儿骑车发生意外、右腿骨折,当时正在新疆实地调研的她难以兼顾。懂事的女儿却在电话中说,“妈妈,没事,你先去看那边的弟弟妹妹们”,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伟大的革命精神,更是我们历久弥坚的‘家风’传承。”孔东梅说,当前,我国慈善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她也将继续带领团队脚踏实地走下去,“拥抱新时代,争取让所有有能力、有梦想的孩子都能拥有圆梦的舞台”。(完)
中新网新疆图木舒克12月2日电 (崔显朝 刘杰 赵成伟 塔依尔·艾力)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漫漫黄沙中,绵延276多公里的新疆第四条沙漠公路全线贯通,这条公路自建设之初便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公路不断延伸,环保工作也一路同行。
12月1日,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公路全线贯通,标志着新疆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进入正式投入使用阶段。
12月1日,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公路全线贯通。崔显朝 摄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重点公路工程项目代建指挥部指挥长梁文彬介绍,公路在第三师段大大小小的沙包就有500多个,其中最高的沙包为18.3米,最低的沙坑16.4米,最高和最低相差30多米。
这条公路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北起图木舒克市,南至昆玉市,全长约276公里,其中植被区约27公里,途经图木舒克市夏可河、叶尔羌河、巴楚县胡杨林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继轮台至民丰、阿克苏至阿拉尔至和田、尉犁至且末三条沙漠公路之后,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为了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转变对公路环保工作的传统认识,让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公路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做到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真正把“绿水青山”理念贯穿到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形成公路生态环保常态化。
梁文彬说:“这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把生态环保作为首要问题。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森林保护和土地污染相关政策,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采用最新环保化学泥浆,而在桩位定位方面,我们竭尽全力避开胡杨林,多方位进行施工保护。”
12月1日,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公路全线贯通,标志着新疆第四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进入正式投入使用阶段。崔显朝 摄
公路跨越叶尔羌河,施工方选择减少路基修筑,修建了横跨胡杨林2.88公里的叶尔羌特大桥。虽然造价增加了,却降低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梁文彬表示,修高架桥跨越胡杨林比单纯的修路投资要多投资1.3个亿。
图木舒克市至昆玉市公路在第三师段大大小小的沙包就有500多个,其中最高的沙包为18.3米,最低的沙坑16.4米。崔显朝 摄
在固沙方面,公路的路基铺设到哪里,施工方就将治沙含养水分的草方格沙障铺设到哪里。为了不给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工人们在施工结束后,会自觉回收生活垃圾和施工废弃物,不让一点垃圾留在施工现场。
通车后,图木舒克市及昆玉市的距离将缩短至276公里,行车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至近3个小时。崔显朝 摄
通车后,图木舒克市及昆玉市的距离将缩短至276公里,行车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至近3个小时,可有效改善当地群众出行距离长、农产品销售难的状况。同时这条沙漠公路穿越区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将为未来发展沙漠旅游资源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这个项目的建成将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增添一条新的交通脉络,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图昆两地之间的距离,为沿线民众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同时,项目的通车是师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条路的通车不仅可以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交流,也可以推动沿线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第三师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处长杨科表示。(完)